河南鹧鸪养殖之鹧鸪饲养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一、育雏方式和笼舍
育雏方式有笼养和平养。笼育可用普通养鸡笼,四周和笼顶用规格为1x1厘米的铁丝网,笼底用0.5 x 0.5厘米的铁丝网。平育可选择背风向阳的房屋作育雏舍,最好是水泥地面,可防鼠、保暖,便于清扫、消毒,但要使用锯末屑、稻壳做垫料。
三、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即使在夏季育雏,昼夜温差较大,仍然需要加温。育雏温度第1星期为37.5-36℃,以后每星期下降1℃左右,保温时间为30-45天。育雏温度过高,雏鸪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增加。育雏温度过低,在热源下堆积,食欲下降,饮水减少,因堆积易引起压死、压伤。
四、湿度
雏鸪喜干、怕湿。1周龄内,育雏舍中的相对湿度以65%为宜,从第2星期起保持在55%-60%。保干防潮的主要措施是定时清除积粪。
五、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不仅影响雏鸪生长,且易导致啄癖。10日龄内的雏鸪为40-50只l平方米,10日龄至4周龄为30只/平方米,5-8周龄为20-25只/平方米。
七、光照
光照时间和强度对雏鸽的采食、饮水和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1周龄内进行21-23小时光照,强度为15-20勒克斯。从第8天起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直至10小时,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第3星期末可以停止人工光照,采取自然光照。肉用鸪为获得理想的生长速度,在1周龄后可采用20小时光照制,光照强度为5勒克斯。
八、饮水
鹧鸪出壳后12-24小时供水,预先准备好煮沸后冷却的饮水,饮水温度应与室温接近。鹧鸪如超过36小时喂水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死亡。若鹧鸪不会饮水时,可人工诱导,即捉1只健雏将喙浸人水槽中,使其他雏鸪效仿,也可在水槽中加人一些色彩鲜艳的石子,以诱导雏鸪啄食、饮水。1-3天饮水中加入0.02%土霉素,水槽的边缘高度和水位宽度以便于雏鸪能饮到水为宜,要防止雏鸪踏进水槽,以防羽毛潮湿或溺死。
九、饲喂
雏鸪饮水后就可开食,可选用全价碎屑料,即用打碎的颗粒料或全价粉料。用单料开食不利于雏鸪的生长,也会带来因换料而增加的困难。初生雏鸪的两肢较软弱,需在笼底垫上干净的草纸,使雏鸪能顺利站立和行走,以防双肢叉开受伤及脐带炎发生,3-7天后更换垫纸,以保持笼内清洁。饲喂时将饲料直接撒在草纸上,可采用自由采食不断料,但不可将1天的饲料1次倒入,应采用多次给料法。3天后改用食槽,水、食槽分开放置,相距不超过1米。
十、断喙
鹧鸪同鸡一样要进行断喙。在饲养过程中会发生啄羽、啄眼、啄肛等恶癖,采用断喙是减少这些恶癖的最好措施。在1周龄左右断喙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将鸪嘴断裂,更不要断掉舌头。断喙时用专用的断喙器或手指钳、剪刀,切除喙端至鼻孔的1/3处部位。切除时,应使鸪头略朝上,上喙比下喙多切除一点。6周龄时再重复1次。断喙前后1-3天在饲料中增加适量维生素,可减少应激反应。断喙后应加满饲料和饮水,以免断喙切面因触及槽底而受损和影响采食。
十一、调教和诱导
鹧鸪胆小易惊,应激性高,遇到异常声音或异物,或在外界不适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如温度过高、强光刺等),易发生应激反应,导致生产力下降,甚至死亡。因此,从雏鸪出壳后30小时内(该时期内雏鸪接受应激刺激因素的能力较强),对其进行各种应激因素(声、光、色、物等)的刺激训练,以培养其适应能力。在以后的饲养管理中注意避免或消除各种应激因素,保持场内安静,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快速通道
湖南鹧鸪 北京鹧鸪养殖 上海鹧鸪苗 天津 重庆鹧鸪苗 河北鹧鸪养殖 山西鹧鸪苗 河南 辽宁鹧鸪苗 吉林 黑龙江 内蒙古 江苏鹧鸪养殖 山东鹧鸪苗 安徽鹧鸪养殖 浙江鹧鸪苗 福建 湖北鹧鸪养殖 广西鹧鸪养殖 江西鹧鸪养殖 海南鹧鸪苗 贵州鹧鸪养殖 云南鹧鸪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鹧鸪苗
友情链接